产教融合

当前位置: 首页 产教融合 平台基地 正文
携手江南,追求卓越|四十余载研究生工程教育发展成就巡礼(二)

发布日期:2024-12-30文案/图片丨食品学院益生菌与营养健康团队  审核丨孙子文

致力于益生菌的菌种资源挖掘、功能解析和产业化应用——食品学院益生菌与营养健康团队。

“益生菌与营养健康”教师团队带头人陈卫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成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奖110余项。团队以研发适合国人的“中国菌”、培养胸怀国家的食品人为目标,锻造“健康中国”战略的坚强战斗堡垒。

研发团队主要人员

专注益生菌,久久为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团队系统收集了来自传统发酵食品和健康人体肠道等来源的样本超过6000份,分离并保存了具有明确遗传背景和生理特性的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菌株共计1.5万余株,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资源库。

放眼全球,创新引领。通过MLST、AFLP等技术对菌株进行分类和分型,构建了益生菌遗传信息数据库,菌株数量及特征信息在国内外同类菌库中处于领先水平。筛选获得优良益生菌450株,获批美国、欧洲等国际专利授权15项。技术成果成功授权丹麦诺维信和拜耳等国际企业,并销往欧盟和北美地区,多项产品亮相第3-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显著提升了中国本土益生菌的国际竞争力。

江南大学与拜耳合作研发的益生菌产品

IberoBiotics 出口东盟庆祝仪式合影

校企协同,赋能产业。团队建成国内最大的益生菌专利菌种库,并与光明乳业、葵花药业、一然生物、微康生物等龙头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团队依托无锡市政府和江南大学,合作共建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探索了“高校研发团队-技术熟化平台-企业孵化”新路径,创建了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孵化平台。相关成果曾被央视新闻频道和东方卫视报道。

创新育人,成效显著。团队构建了“新生转型教育”“新生研讨课”“研究生夏令营”“实验室开放日”等特色育人体系,将“小菌种、大梦想”的科研情怀深度融入教书育人实践,探索形成了“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已培养超过1150名本硕博毕业生,其中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教育部人才计划入选者、4名国家杰青获得者、4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此外,还培养出20余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多位行业领军人才,如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跨国公司大中华区研发总监等。

躬耕教坛,科创赋能。团队课程多次入选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江苏省精品课程,荣获轻工类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以及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2009年、2018年)。指导学生科研成果屡获佳绩,包括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09年)。教师团队所在党支部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和“江苏首批样板支部”,并于2023年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先后受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采访。

团队建设荣誉证书

原创攻关,引领健康。近五年间,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Cell Genomics、Cell Reports Medicine在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中国专利奖”金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江苏省十大科技进展(2024年)等科研奖励。2016年,团队获批成立科技部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先后获得江苏省友谊奖(2019年)和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8年、2021年)。2016年,团队获批成立科技部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先后获得江苏省友谊奖和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8年、2021年)。

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