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当前位置: 首页 产教融合 平台基地 正文
携手江南,追求卓越|四十余载研究生工程教育发展成就巡礼(四)

发布日期:2025-01-02文案丨方 程  图片丨方 程、唐 柯   审核丨孙子文

致力于传统酿造产业中的重要功能微生物与酶资源挖掘,微生物代谢途径调控和酶分子改造,以及产业基础的发酵技术应用、改造和升级。

“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研究室”始建于1995年,教师团队带头人为全国优秀教师徐岩教授,2019年徐岩教授当选美国化学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部Fellow,成为我国国内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国家二级教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梯队。研究室现有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4人,大部分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承担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先后与荷兰Wag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美国Rutgers University, UC Davis、University of Columbia、Oregon State University、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

研究室发展历程

团队组成

研究室结合国际生物技术学术前沿,围绕国家产业需求为目标开展研究。

多层次协同创新助力酿酒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多层次、全方位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服务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研究室与中国酒业协会启动中国白酒169计划,并成立中国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南大学-宜宾五粮液协同创新实验室,同时联合苏鲁豫皖四省5家白酒龙头企业(江苏洋河股份、安徽古井贡酒、江苏今世缘、山东景芝、河南仰韶),合作建有中国轻工业“微生物组学与生态酿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另有宿迁市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成果在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山西杏花村汾酒、四川郎酒、剑南春、沱牌舍得、华润啤酒、江苏洋河、贵州习酒、安徽古井贡酒、湖北劲牌、陕西西凤、北京二锅头酒业、烟台张裕葡萄酒、古越龙山等中国优势传统酿酒产业中形成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部分服务企业情况

风味导向与微生态发酵创新突破。首创了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的学术思路,解决了传统经验式操作模式下,白酒的风味稳定性不佳的难题,相关成果获国内唯一的白酒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提出了酿造微生物学与微生态发酵学术思想,实现了对白酒发酵菌群的定向代谢控制,以及功能种群协的同生长与代谢,以较高效率生产出优质发酵产品。相关成果获国家专利银奖(2018年)。

代表性科技奖励

领先菌种库助力传统酿造与绿色生物制造。建有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资源菌种库,涵盖白酒、酱油、酱、黄酒、食醋等传统酿造食品优质菌种资源12000余株,包括专利菌种100余件,菌株数量在国内外同类菌库中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优质菌种资源已应用于白酒、酱油发酵及相关产业绿色生物制造。另建有酿造微生物信息库,涵盖来自11个省份、1578个样本、8种香型白酒酿造体系的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信息,同时完成S. cerevisiae MT1、B. amyloliquefaciens MT45等7种酿造功能菌株全基因组解析。


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与酿造微生物信息库

创新育人,助力白酒产业科技进步。研究室已培养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超过200名,其中包括20余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多位行业领军人才,如茅台集团总经理、总工程师、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等,为我国白酒产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研究室还为山西杏花村汾酒、江苏洋河、安徽古井贡酒、四川五粮液等白酒龙头企业举办酿酒培训班、白酒工艺技术能力提升班、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培训班、研究生班等,为白酒企业累积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超过1000人。

科研攻关,引领学科突破发展。研究室近年来在Microbiom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Catalysis、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等领域顶级期刊共发表SCI论文超过300篇,其中在研究室特色的白酒领域共发表SCI文章超120篇,占所有白酒相关SCI论文数量的1/3,被引频次超2300次,占所有白酒相关SCI论文引用数一半。团队负责人徐岩教授连续多年入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出版《发酵工程》《现代白酒酿造微生物学》《酒类风味化学》《蒸馏酒工艺学》《葡萄酒酿造微生物学》《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hinese liquor (Baijiu)》等专(译)著16部。

授权发明专利186项(其中国际专利12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8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


代表性论文与专著

党建引领,研究室学生党支部屡获殊。研究室学生党支部以承传学科文脉、融合学科特色、践行学科使命为基础,构建了"发酵特色"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术科研型研究生党支部组织育人功能。在思想引领、科研创新、服务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屡获省部级和国家级荣誉称号,包括2022年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关工委2021年《读懂中国》最佳微视频(全国30个)、2021年江苏省"优质党支部"等。

研究室学生党支部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